点亮基层教育梦想之光 ——我院开展“薪火相传·校友讲堂”之基层筑梦分享活动

作者: 时间:2025-05-12 点击数: 审核人:覃邦金 编辑人:武健琨

2025年4月30日下午,教育学院在励志楼310教室举行“薪火相传·校友讲堂之基层筑梦活动。本次活动由学前教育系主任徐跃飞主持,特邀优秀校友杨月兰老师作为分享嘉宾,为2023级和2024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带来了一场分享盛宴。

徐跃飞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优秀校友杨月兰老师。她是我院2007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,2011年毕业后,便毅然投身基层教育事业,任教于多所乡村学校,担任校长9年。凭着对教育的热爱和无私的奉献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,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,其先进事迹于2020年10月在“学习强国”平台宣传报道。

在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,杨月兰老师身兼数职,既是知识的传播者,又是孩子的“守护者”。她悉心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,为他们洗衣、洗头、剪指甲、理发,并坚持通过家访全面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,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在校表现。工作中,她深入钻研教育理论,以“四有好老师”为指引,积极探索教学改革,大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。在她的不懈努力下,学校荣获多个“先进集体”称号,她个人也获得了县级“骨干教师”“优秀教师”等殊荣。

分享会上,杨月兰老师结合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的基层教育故事。2014年,她到大理州漾濞县黑马小学任教,学校条件极为艰苦,仅有她和一位临近退休的老教师坚守岗位,且学校实行寄宿制,学前班的孩子都需住校。面对如此困境,她的家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,父亲帮忙修理设施,母亲负责后勤事务,奶奶也主动帮忙照顾哭闹的孩子。这段全家齐心协力、共克时艰的经历,让她深刻领悟到“学校是我家”的真谛,也更加坚定了她扎根基层、奉献教育的信念。

在谈到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时,杨月兰校友深情地说,“老师是学生眼里的光、脸上的笑、心里的自信”, 并将“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,是用生命影响生命,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”这句话分享给了学弟学妹们。她结合自己多年的经历谈了三点从教认识体会:一要有敬畏心,认真对待每一堂课,因为老师的一句话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;二要有同理心,学会蹲下来理解孩子的世界,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;三要有平常心,教育是一件日复一日、用耐心浇灌希望的日常工作,不能急于求成。

最后,她鼓励学弟学妹说,“当选择服务基层、扎根乡村教育时,不要被想象中的困难吓倒,要坚定信念,保持定力。因为乡村教育需要大家的付出,只有真正深入其中,才能感受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,才能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。在乡村,每一位老师都有可能成为改变孩子命运、推动乡村发展的关键力量”。

在本次活动的总结讲话中,徐跃飞强调,校友杨月兰老师的经历为我们树立了榜样,她的奉献精神、专业态度和坚定信念值得每一位同学学习。教育学院始终坚守为地方教育事业服务的办学定位,致力于培养能够扎根乡村教育的专业人才。学院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,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,像校友杨月兰老师一样,怀揣教育梦想奔赴乡村基层,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乡村教育的壮丽篇章,为推动地方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力量。

供稿:王朝琼

摄影:苏剑铭

初审:乐林会

审核:覃邦金

编辑:武健琨

楚雄师范学院教育学院  地址:云南省楚雄市鹿城南路546号
电话:0878-3139093  邮编:675000